省工信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国资委、省能源局、山西煤监局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公布智能煤矿和智能综采工作面建设试点名单,同煤集团2座煤矿和6个综采工作面入选。
近年来,同煤集团全面加快智能煤矿建设步伐,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截至年底,同煤集团共有26座煤矿进入先进产能矿井序列,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0.8%。同时,国家“十三五”科技攻关项目——万吨级智能化放顶煤开采技术、装备及示范工程在同煤集团塔山矿工作面成功投用,进一步减员增效,成为全行业特厚煤层智能化开采的领跑者。年同煤集团营业收入完成亿元,增幅8%;利润完成23亿元,增幅21.1%,智能化让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矿工当上智能管家
3月11日早班,随着操作工张鑫按下总控台的一键启动按钮,综采工作面缓缓启动的机器轰鸣声打破了地层深处的沉寂,远端的采煤机稳步前行,流畅自如地割煤、推溜、移架,传输皮带将生产出的煤炭源源不断输送至地面。
坐在顺槽巷监控中心,通过视频操控综采设备,屏幕上各类数据跳动切换,随时掌握生产状况……这是同煤集团同忻矿智能化工作面的作业场景。
“要让智能化综放操作系统运用到极致,就得不断改造创新,使其更加适应同煤的井下作业环境。截至目前,同忻矿已连续七次完成智能化综放操作系统的升级换代,改进30多项技术。”同忻矿综采二队队长许昕介绍,下一步,即将稳装完成的智能化工作面将集控台移至顺槽巷以外,距离工作面超过米,实现超长距离供电供液,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风险,使矿工从单纯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当上真正的智能管家。
而智能管家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
“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同忻矿井下生产需求,要让智能化发挥最大的功效,必须量体裁衣,拥有‘同忻芯’”。同忻矿综采二队机电队长杨继彪说,系统编程、专业英语、机电维修等等都是难啃的骨头。
杨继彪带着团队由小到大,由浅入深,从小改小革入手。一年多的时间里,项技术改革,同忻人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突破,真正实现了“采掘设备智能化、系统运行自动化、岗位巡守无人化、设备监控可视化、诊断预警自动化、信息传输集成化”的目标。他们再不是以体力见长的一线矿工,而是掌握“同忻芯”技术的智能管家。
采煤方式的改变使以往20人班组完成的任务由现在每班七八个人便可完成,并且全都离开了工作面,安全又高效。依托这种智能化综放开采设备和技术,同忻矿实现了用设备替代人工,将采煤工效提升了42%,将顶煤回收率提高到87%以上,生产能耗较以往降低了5%以上,背后的安全效益与社会效益更难以衡量。
机器人当上巡检工
“滴滴滴……二盘区筒仓处有故障。”
智能巡检机器人向主井集控室监控平台发出警报信号和提示声音,皮带运输机随即停止了运转。3月10日的当班主井皮带司机王建伟立刻在监控平台电脑上发现二盘区筒仓附近一个托辊温度上升,马上打电话通知附近检修工去维修,很快就排除了故障。
在几百米井下的同忻矿主井皮带巷,一个带有摄像头、长相方正的装置在吊顶轨道上来回穿梭,代替人工完成巡检。这是同忻矿在主井皮带投用的升级版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
同忻矿井下皮带二队技术主管刘暾介绍,巡检机器人沿着轨道行走,随时检查皮带机上的托辊、胶带等设备,对巷道内的电缆温度进行监测。巡检机器人还配备烟雾传感器和两路高清摄像机,可以24小时实时监测巡检区域环境。同时搭载具有音频分析功能的拾音器,内置多个音频文件,对正常运行中采集到的声音有异常时能够及时报警,发出“滴-滴”的响亮警示音。巡检机器人还能在工作中自动感应电池续航情况,如需充电,便启动自动回充功能,回到充电位充电,无需人工配合。
“以往,米的皮带需要4个人耗时5小时共同检查才能完成。现在,巡检机器人只需要2小时左右就能检查一遍,而且肉眼检测不到的盲点,它都能进行准确识别。”同忻矿巡检工田刚说。
在同煤集团另一座千万吨级矿井塔山矿,智能巡检机器人成为完成米长主井运输皮带巡检的主力军。“过去我们每个班要沿着这条皮带巡检4次,工作量非常大。‘机器人’上岗后,只需2小时就能完成皮带巡检,巡视人员也减少到2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人眼看不到的地方,它能识别,人眼能看到的地方,它看得更准,使井下环境、设施异常状况及设备运行故障实现超前预判、预警,故障检测率达%。”塔山矿主井皮带技术员孙小刚介绍。
有了巡检机器人,巡检工作实现了生产效率和安全保障的双提升,使工作面做到无人值守、有人巡视。巡检工、操作工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安全高效便捷。
设备享受智能服务
高勇是同忻矿运销站的一名检修工,日前他对精煤仓给煤机设备检修时发现液压闸板油缸损坏。只见他拿出手机,对准设备上标识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