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油缸体 >> 油缸体市场 >> 越南5年完成的超级工程,中国仅出动一艘船
中国有这么一款造岛神器,它仅花了三年的时间,就在南海填出一座澳门大小的岛屿,是全亚洲最强的地图编辑器,我国商务部至今都严禁出口,它就是我们的“天鲲号”。
年3月,到目前全亚洲最大最先进的挖泥船“天鲲号”于我国江苏启东下水,它是一艘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挖泥船,获得多项领先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称号,有着我们几代人的努力。
郑和七下西洋向世界证明了我国船舶业的强大,但却因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导致我国的船舶业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港口河道急需建设,各海域都出现淤泥堆积现象,几十年未曾清理的河道急需清理,这时候就需要挖泥船登场了,但当时我们没有图纸,没有设备,船舶业技术也遭淘汰,整个中国没有一艘能在内陆湖泊施工的组合式挖泥船,于是中国天津航道局临危受命,接取了建造中国第一艘组合式电动绞吸挖泥船的任务,天航局的李毓露通过翻阅资料,找到了一艘日本产的废弃挖泥船,将其重新设计改造,最终成功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中型组合式电力绞吸挖泥船,“北京号”!
郑和下西洋挖泥船的进化史
绞吸式挖泥船有很多种分类,其中绞吸式最为广泛,像“北京号”和“天鲲号”就是绞吸式的,船体前端有一把巨型绞刀,绞刀通过旋转把河底的砂石粉碎,然后通过吸泵把泥沙都给吸运到堆积场,第一代的挖泥机虽然性能一般,也不具备填海功能,但在当时而言,已经是从无到有质的转变,那是我国船舶业第一代工程师呕心沥血的成果。
挖泥船尝到了挖泥机的甜头,中国的港口建设也逐渐加快,慢慢地现有自主建造能力就跟不上了,于是中国为了工程建设开始进口船舶。
年前中国总共花费了2亿美元,进口了大大小小各种船舶共56艘,其中向荷兰引进的“津航浚”号航轮就花费了万美金,关键是这只是别人淘汰的船只,这让很多人都称之用黄金打造的船来挖泥,但这钱又不能不花,先进的大型挖泥船不仅可以为国家建设提高效率,也是战略中的设备,就算是我国也不可能把最前沿的技术随便出售,毕竟科技是有国界的,几十年的技术封锁给我们带来的不单单是痛苦,更多的是知难而上的理念,随着船只的引进,我们的技术也在不断的积累。
终于,在年,天航局准备启动大型挖泥船的建造,没有生产线我们就自己制作,没有技术我们就自己开发,这时的中国已经崛起,上海交通大学在中交中铁建港航局和政府的支持下,开始了技术和设备的开发,仅两年就建造出了大型绞吸挖泥船“航绞”。
天航局到了年,再联合天航局共同研制出“天狮号”,“天狮号”打破了诸多技术垄断,采用了浅水倒桩钢桩技术。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项技术,它利用定位桩内的液压倒桩装置支撑船体,使之不受潮水限制,拓宽挖泥船的使用范围,这项技术有着革命性的成果,又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全新技术,大大加快了我国船舶业的发展速度,随后又根据天狮号建造出了天牛,滨海,新等一系列大型绞吸挖泥船,并大规模相继投产。
我们有了先进的技术,外国肯定也会觊觎,就这样我们就有了和他们谈判的资本,终于,天航局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了德国的一家公司沃斯塔(VOSTALMG),开始合作研制我国第一艘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鲸号”。
天鲸号
“天鲸号”有着“天狮号”所不具备的自航系统,在“天鲸号”之前的大型挖泥船每换一处工作地点都需要靠多艘其他的船只拖行,费时费力,“天鲸号”有了自航系统,想在哪里施工就在哪里施工,船身长.5米,型宽22米,最大挖深30米,总装机功率有千瓦,最大挖深高达30米,在当时突破了亚洲最大装机功率,挖掘效率和运输能力,并且各项性能也均达世界前列,再次打破多项国外垄断技术。
天鲲号这次的突破让我国具备了从江河转向到海洋的基建基础,这可不是普通的转变,经历过海上航行的人们,都会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一望无际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各种颜色相互交错,这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形成了壮丽的景观,但这样壮丽的景象,隐藏的却是比湖泊深水区更加恶劣的环境,深海环境和湖泊深水环境可完全不一样,它比湖泊水域复杂得多,最明显的差距就是岩石的硬度,不仅体积比湖泊的大,还能长期经受海水的腐蚀,更别说各种恶劣天气的影响。
“天鲸号”的绞刀头可以轻松地绞烂坚硬的风化岩,每小时可以挖掘立方米,也就是说一个小时就可以造出一个0.5米高的足球场了,并且“天鲸号”具备了填海功能,它在运输系统中配备了三台高效泥泵,可以将沙泥等各种混合物排放到6千米以外,曾经花了1年零8个月的时间造出了一座14平方千米的岛屿,还最先被称为地图编辑器,有了这个功能就可以将南海的各种形状不一的礁石变成岛屿。
挖泥船天鲲号
“天鲸号”出世后,我们又开始挑战更高难度的制造:“天鲲号”,这次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完全属于自我知识产权的重型挖泥船,“天鲲号”的制造难度不亚于建造一艘航母,有着多项新的技术难点需要攻克,像焊点标准,柴油机尺寸,绞刀电机等,还有油缸可倾倒设计,桥架双耳轴设计等科技创新点需要实验,并且因为体型再次扩大,钢桩台车系统,水泵系统,船体控制体系等核心系统都需要再次测试,可以说“天鲲号”不管是材料,设备或者是系统都有困难需要攻克,最终项目分了整整11个子课题,5家单位参研,研发技术人员多达人,他们经过了5年的研发,两年的制造,终于在17年11月正式下水。
“天鲲号”船身长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装机功率达到千瓦,可以每小时挖泥立方米,国产转化率高达百分之71,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油缸式柔性钢桩台车系统,还创新的搭配了三缆定位系统,9级的台风恶劣天气也可以轻松抵挡,并且性能全面超越“天鲸号”。
天鲲号油缸式柔性钢桩台车系统是船体作业的支点,它能够牢牢地固定住船体,使绞刀能够全面接触到大小不一的海底岩石,这次的钢桩重达吨,可以适应抵挡3米高的海浪,就算来了强台风,还有三缆定位系统,三缆定位系统运用了三点成面的原理,以船首为固定点,抛出三根锚索固定在海底,这三根锚索和钢桩一样起到了定位桩的作用,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三根锚索的受力点移动船体位置,而且三缆定位系统相对更适应海况,两套系统可以有益替补,一套定位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另一套还可以继续施工。
“天鲸号”的吹填量是立方米,强大的工作能力也带来了巨大的噪音和地震级的船体震动,机舱发出的噪音比装修时电钻发出的噪音还高,能达到分贝,绞刀在切割岩石时引发的船体震动相当于4级地震,每天都要震20多个小时,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给工作人员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和精神上的折磨,于是,“天鲲号”通过新的设备装置,在增强绞吸挖泥船工作能力的同时,还给工作人员创造出了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
天鲲号造出的岛屿这个装置叫做主动空气减震装置,当船舶开始工作时,减震装置的气囊就开始调整自身存储的空气来调整气囊的高度,隔绝船体的震动,通过块减震气囊,把船员的生活区和驾驶室与振动隔离开,实现了减震效果,保证了船员工作生活的舒适和设备的安全运转。
天鲲号造出的岛屿越南造岛
“天鲲号”的诞生让很多国家产生了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也让他们有种他行我也行的感觉,自从中国崛起后,很多国家都喜欢和我们中国作比较,其中最搞笑的就是越南了,在“天鲲号”出世后,越南一度想挑战一下中国,但是他们的技术力量和经济能力都很差,于是就开始自作聪明,想学习愚公精神,号召朴实善良的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在海上填土造岛,在越南民众的不懈努力下,他们还真就造出来了,5年造了48万平方米,看着这个数值越南心里还傻乐,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只花了18个月就填了一座16.68平方千米的岛,是他们的34倍大还要多,更可笑的是他们刚造好两座岛就来了一阵台风,把他们辛苦填的面积全吹散了,要知道这种事情利用的都是挖泥船和高科技,如果只靠人民的勤劳努力就能成功的话,那中国早就成为造岛世界第一的国家了。
其实他们也想要购买大型挖泥船,但是他们买不到,欧美的国家完全没有在海区进行填岛作业的需求,所以只有小型挖泥船,就这样越南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为了防止挖泥船的技术泄露,中国商务部还特意发布公告,要对大型挖泥船实行出口管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出口大型挖泥船,所以其他国家即便是再怎么眼红,也只能望梅止渴没有任何的办法。
挖泥船在工作越南曾经为了赶超中国,不惜冒着被台风吹走的危险,强行学我们填海造岛,不仅没有造岛成功,最后连船和人都一起随台风飘扬了,不过从这件事看来,越南人确实不如中国人聪明,中国虽然一开始没有这个技术,但是我们有刻苦钻研和团结一致的精神,中国制造和中国速度向来不容小觑,这样一款大国重器的诞生花费的是我们几代工程师几十年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船舶业的发展一定可以更上一步,傲视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