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体

陆战之王苏联T72主战坦克浅谈

发布时间:2025/4/4 14:04:22   

装甲部队是陆军重要的地面突击力量,被称为陆战之王的坦克作为装甲部队突击力量的核心,作为钢铁洪流大纵深突击理论的集大成者,苏联更是新中国陆军学习的重要榜样,今天就让我们聊一下苏制T-72主战坦克。

苏联的新一代主战坦克T-64量产以后,便着手研发一种新的造价低廉且性能相近的坦克,用以大量装备苏军装甲部队,以便与T-64主坦克形成高低搭配,成为与苏军装甲突击部队量的基层力量,并且可以出售给华约成员国,强化与盟国的政治和军是联系,下塔吉尔的T-72主战坦克便应运而生了。

T-72主战坦克数据:

T-72主战坦克技术数据:T-72主战坦克全长9.米,车体长6.41米,车宽3.52米,车高2.19米,战斗全重41吨,乘员3人。发动机采用1台B-V水冷多种燃料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最大速度6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千米。主炮为1门毫米2A46M滑膛炮,可发射炮射导弹,采用自动装弹机,射速8发/分,弹药基数39发。1挺7.62毫米机枪,弹药基数发。1挺12.7毫米机枪,弹药基数发。

坦克主要武器:

T-72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2A46式短后坐距离的毫米滑膛坦克炮,身管长是口径的48倍,由身管、炮尾、摇架、驻退机、复进机、热护套和抽烟装置等部件组成。

火炮相对于炮塔的俯仰角为-4.5°~+14.5°,由于炮塔座圈向前倾斜1.5°,所以,火炮向前时实际俯仰角为-6°~+13°,火炮向后时实际俯仰角为-3°~+16°。热护套用轻合金薄板制成,共4节,抽气装置在炮管中段偏向炮口位置。

T-72主战坦克弹药

毫米滑膛炮可以发射3种分装式炮弹:БР11式或БМ12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ЗБК14М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和ОФ19式尾翼稳定榴弹。穿甲弹最大有效射程为米,初速米/秒,两种穿甲弹的穿甲厚度分别为毫米/米和毫米/米;破甲弹初速为米/秒,最大直射距离为0米,破甲厚度为毫米/米;榴弹初速为米/秒,最大有效射程9米,T-72的火力在70年代面对西方二代坦克时足够用了,但是到了90年代面对西方新服役的第三代坦克时候火力确实太落后了,无法对新式的第三代坦克正面装甲形成威胁。

该坦克携有39发炮弹,其配比一般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12发、尾翼稳定榴弹21发和尾翼稳定破甲弹6发。分装式炮弹采用半可燃药筒;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弹机中存放22发炮弹,上层为药筒,下层是弹丸;炮塔吊篮后的中组弹架存放9发炮弹;车体前部驾驶员右边的小室存放4发炮弹,旋转底板上立放3发、卧放1发炮弹。

自动装弹机

T-72坦克的装弹机由旋转式输弹机、链式提升机、链式推弹机、火炮闭锁器、自动抛壳机、控制盒和操纵台等部件组成。旋转式输弹机中的炮弹按弹丸和装药分别存放在输弹机的下层和上层,呈圆形辐射状盎,由驱动电机将所需弹种转至提升机提升位置,提升机提升弹匣内的弹丸和装药至火炮正后方位置,推弹机分别将弹丸和装药推入膛内,记忆盒记忆所储放弹种。

在装填之前,火炮闭锁器将火炮固定在4°30′仰角位置上,以便进行准确装填。自动抛壳机可将非可燃的短柱形金属药筒底壳自动抛向炮塔外。该炮射速为8发/分钟。自动装弹机出现故障时,可采取半自动方式装填,其过程包括人工选弹、人工提升和人工推弹入膛。

辅助武器

T-72坦克炮的右侧,并列安装1挺7.62毫米ПКТ式机枪,配有发待发射弹。车长指挥塔上装有1挺新设计的HCBT式12.7毫米机枪,它只能由车长将上身露出炮塔进行操作,对地面目标射击的最大瞄准距离为米,对空射击时的最大瞄准距离为1米

火控系统:

T-72主战坦克车长指挥塔前面有1具TKH-3双目昼夜合一瞄准镜,它的红外探照灯装在指挥车长瞄准镜两旁各有1具潜望镜,指挥塔舱盖上有2个朝向左后和右后方向观察的观察镜。炮长舱盖上有1个潜渡时装潜渡筒的通气孔和2个观察潜望镜,舱盖左前位置有1具昼夜合一的周视瞄准镜,红外探照灯在瞄准镜左前方。炮长瞄准镜通过四连杆与火炮同步动作,型号为ТПН-2,左侧是夜间使用的ТПД1-49-23红外瞄准镜,其目镜高度与ТПД-2齐平。早期的T-72坦克装有合像式光学测距仪,基线长为1.5米,放大倍率为8×,测距范围为~0米。ТПД-2瞄准镜右目镜系光学测距仪的目镜,测距时用炮长主瞄准镜粗瞄目标,使目标置于视场中心区,目标图像位于分像线上下,距离不符时目标垂直轮廓线在左右错位,转动操纵台使垂直线在分像线上对齐,此时距离指示线对着的数字即表示目标的实际距离。改进型T-72坦克在炮长舱盖前下方装有激光测距仪。毫米火炮配有双向稳定器,T-72除了主要的瞄准仪之外还有一具主动式夜视瞄准仪,它必须使用一个红外线探照灯作为光源,有效范围低於公尺。这不仅大大限制了T-72的夜战能力,也无法在昼间视线不佳时像西方国家的坦克一样改以热成像仪进行观测与瞄准。热成像仪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使用T-72的国家进行性能提升的重点之一。

T—72坦克的瞄准开火步骤:

1、炮手输入所用弹种,将瞄准镜上的分划变为对应的弹药型号。(图中瞄准镜下方右侧的俄文字母代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左侧的字母代表同轴机枪。)2、然后,炮手将激光测距仪的红色圆环对准目标,进行测距。(中间的红色大环为主炮测距,右侧的红色小环为同轴机枪测距)3、通过瞄准镜正上方的指针所指位置读出距离。(上层数字指示同轴机枪,下次数字指示主炮,“22”代表米);4、如果要瞄准移动目标,炮长需将红色圆环持续对准目标几秒,以获得提前量数据;5、输入距离后,炮长再将瞄准镜中间的倒V字准星压在目标上。6、开火。T-72B1型坦克配备了1A40-1火控系统,为扰动火控系统,内建激光测距仪以及简易的弹道、距离修正功能。T-72的火控系统相对落后,发射程序繁琐复杂,大大降低了坦克首发火力打击速度,所以很多进口这个款坦克的国家后来都换装了西方火控看,诸如印度把进口的坦克都装了西方火控计算机和法国凯瑟莉系列热成像仪。不过俄罗斯的坦克火控水平确实不敢恭维,

T-72的火控系统相对落后,发射程序繁琐复杂,大大降低了坦克首发火力打击速度,所以很多进口这个款坦克的国家后来都换装了西方火控看,诸如印度把进口的坦克都装了西方火控计算机和法国凯瑟莉系列热成像仪。不过俄罗斯的坦克火控水平确实不敢恭维,

坦克动力系统:T-72坦克采用1台B-46型4冲程发动机,结构与B-54发动机基本相同,外形尺寸变化不大。由于该发动机采用机械增压,标定功率比B-54发动机提高50%,达到千瓦(马力)。为了安装增压器,取消了原发动机曲轴的第八主轴承,使发动机长度与B-54发动机基本相同。

该坦克采用行星式机械传动装置,由传动箱、双侧变速箱和侧传动装置及手动液压操纵装置组成。

传动箱连接发动机、变速箱以及风扇、起动电机和压气机等装置。

在车体两侧各有1个结构相同、用手动液压操纵的3自由度行星式机械变速箱,它有4个行星排、6个操纵件、7个前进档、1个倒档,除变速作用外,还具有转向、制动和切断动力等功能。

直线行驶时,两侧变速箱同时换入相同排档,通过刚性联动轴的左右两个操纵阀阀芯保证两侧变速箱同步操作。

一档或倒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制动,高速侧挂一或倒档;二至七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档位比高速侧的变速箱低一档,外侧履带保持原速。

传动装置中无主离合器,但具有主离合器功能,需要切断动力时,只要操纵油路使换档制动器和离合器油缸与回油道相连通即可。

侧传动装置是单级同轴式行星减速器,太阳齿轮为输入件,齿圈固定、框架输出。

3.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由离心式冷却风扇、油散热器和水散热器等部件组成,采用了高温冷却技术。为消除水蒸汽对散热效果的不良影响,系统中增加了1个膨胀水箱,收集气缸排和水散热器中的蒸汽,进行冷凝,返回水泵,部分水蒸汽经调压活门排出水箱。

4.行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车体每侧有6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3个托带轮、1个前置诱导轮、1个后置主动轮,在第一、二和六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

履带为单销式,销耳挂胶,宽毫米,节距为毫米。

由于使用了难溶于水的ЯНЗ-2润滑脂,行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5.潜渡设备

潜渡设备由进气管、密封盖、排气阀、导航仪、排水泵等件组成。

进气管分3节,按直径大小依次套装在一起,平时装在炮塔后部或右后部位,使用时盖可防止水大量进入车内;排气阀可将发动机废气顺利排出车外;排水泵可排除进入车体内的积水;导航仪确保潜渡时不迷失航向

防护系统:

T-72坦克车体除在非重点部位采用均质装甲外,在车体前上部分采用了复合装甲,前上装甲厚毫米,由3层组成,外层和内层分别为80毫米和20毫米的均质钢板,中间层是毫米厚的非金属材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2°。炮塔为铸钢件,各部位厚度不等,炮塔正面位置最厚。

张开式屏蔽板:早期T-72坦克车体前侧部翼子板外缘各装有4块张开式屏蔽板,第一块较小,其余3块稍大,由较厚的金属板和橡胶板组成,以铰链方式装在翼子板上。铰链上有弹簧,可将屏蔽板向外张开,与车体纵轴线成70~80°夹角。坦克通过时,车旁障碍可以将屏蔽板压至与车体平行,不影响坦克通过性;平时,屏蔽板用带钩的链条固定在与车体平行的状态。

车体前下甲板为均质装甲,与水平面夹角为30°,其上装有推土铲,驾驶员可以从车内操纵推土铲进行构筑工事作业。不使用时,将推土铲收起,置于前下甲板外侧,可增加前下甲板的防护力。在车体前下甲板上还备有安装千米T-4G型扫雷器用的螺栓孔,安装前需要收起推土铲。苏军为每个坦克连配备了3具千米T-4型扫雷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2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