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油缸体 >> 油缸体优势 >> 牢记殷殷嘱托智造湘军抢占科创高地,打造世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我们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继续扩大开放。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
机器人在流水线上高速运作,收放自如,工人只需在电脑显示屏前进行“人机对话”,监控机器运行状况,无人车就能自动拣配物料……这些场景出现在山河智能工业城焊接车间。
“创新始终是山河发展的灵魂,先导式创新是山河发展的内核。”近日,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专家何清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创新与奋进,早已成了山河深藏在企业生命中的基因,也成了湖南在新时代浪潮中踏浪而起的重要利器。
三一重工亚洲最大“灯塔工厂”、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中国工程机械之都”——长沙,如今正在借力“互联网+”,以智能制造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着力将工程机械产业打造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山河智能车间里切割零件的激光,这一束幽蓝的光,代表先进制造业的方向。视频截图
车间来了位“新同事”——焊接机器人
位于长沙市东部的长沙县,一座崭新的工程机械产业园拔地而起,这就是年整体完成搬迁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园区。
园区大道上,一排高大气派的挖掘机列队待运;智能挖掘机装配车间里,“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红底银字标语高悬于钢梁之上,光彩夺目;小跑着赶进度的工人脸上洋溢着自豪,浑身干劲……走进山河智能生产厂房,一台台焊接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忙碌地工作,焊接的火花在车间溅起。车间工人们干劲十足,行车、物料车繁忙地在车间穿梭,轰轰作响的机床声不绝于耳。
身着蓝色工装的陈东穿梭在飞溅的焊花和闪耀的弧光中,手持有色眼罩,不时察看焊接质量,及时调整焊接点。
陈东是山河智能工业城挖掘机焊接车间的一名焊接师傅,年斩获长沙市“十行状元”荣誉称号。作为一名“老”焊工,陈东对飞溅的焊花和闪耀的弧光有着特别的感情,每一次的飞溅都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无论是7年前手握焊枪,还是如今指挥“徒弟”——焊接机器人,他都是那么敬业与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三一18号厂房的结构件工作中心,蓝色火光不断蹿出,“焊接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焊接30余道焊缝。焊板上的这束光,体现了湖南智造科技力量。图/受访者提供
“又快又好。”这是陈东第一次接触到焊接机器人的感受。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在他的带领下,这些新来的“同事”,开始凸显出其优势。“有了机器人后,焊接效率不仅大幅提升,焊接质量也十分稳定。”他介绍。
山河智能制造中心副主任何猛介绍,去年以来,山河智能焊接机器人从十几台增加到百余台,自动焊接比例提升至50%,还新建了自动喷涂线,取代人工操作,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也改善了制造环境,搭建了物联网,多台设备联网上云。
智能化改造后,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降低了企业成本。山河智能旗下一家零配件公司通过和主机企业打通上下游信息流,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后,及时交付零配件由原来的15天左右降至8天,产品质量报废工单原来3万张,如今报废产品接近零,材料通过软件设计,利用率提升了3%,年节约成本万元左右。
核心部件上,加快进口件替代研发
不忘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今年32岁的朱振新是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基础装备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一直从事基础装备与电液控制自动化领域基础研究与实用开发工作,负责桩工机械,特别是全液压履带式桩机的研发。而他也参与了山河智能开拓海外销售市场的过程。
当时担任韩国项目组组长的朱振新带领团队,画图、设计、调整、测试,深入生产车间和试验工地及时解决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很快,第一款面向韩国市场的双动力头强力多功能钻机进入韩国,打破了日本品牌在韩国桩工机械市场的垄断局面。“那时有种‘上刀山下火海’的感觉。”他回忆说,“仅用一年时间,我们团队研发的全液压履带式桩机销量就跃居韩国市场第一,最终,新产品赢得了韩国客户的青睐。”
“这款62米高的全液压履带式桩架,是目前我们研发团队正在全力打造的新产品。”在长沙山河工业城,朱振新向记者介绍他研发的各类工程机械产品。
回首过去一年,山河智能依托液压领域的技术优势,积极突破进口部件“卡脖子”的难题,加快了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进程。在核心部件上,山河智能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快进口件替代研发。去年,旋挖钻机和挖掘机的高性能液压马达、主阀、减速器、轴承等小批量试用,部分已实现批量化生产与应用,实现国产化、本地化生产。
全省规模工业增长值实现“双过半”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强调,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并勉励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其中,第一个“高地”就是“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这为湖南制造强省建设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正是在这一战略定位的指引下,前段时间,湖南省与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委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湖南的制造业发展将得到各方面大力支持;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三航工作会、中小企业高峰论坛、港洽周等活动影响力日益扩大,企业家纷纷看好湖南、投资湖南、拥抱湖南。
今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出了创建“五好”园区、打造新兴优势产业链等系列举措,实施了先进装备制造业倍增、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八大工程”。
从目标任务看,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6.9%,实现了“双过半”。从质量效益看,全省工业税收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8.7%,华菱、三一、中联、湖南中烟等领军企业上半年营收、利润再创历史新高,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家、上市企业5家。从产销预期看,省工信厅调查家企业,85.7%的企业新签订单同比增加或持平,89.8%的企业预期向好。
探秘“中国最聪明”的工厂
三一重工18号厂房,作为行业领先的“灯塔工厂”,被誉为“中国最聪明的工厂”,也是亚洲最大的智能制造车间。记者走进工厂,看到晚上依然机器轰鸣,焊花四溅,蓝色火光不断蹿出。
转台焊接工作岛在18号厂房占据着“C位”,李柱是这些机器人的“老伙计”,年就在一起工作。“它可以24小时工作。焊出来的焊缝整齐又平整,焊渣也少。”
记者在车间看到,全新规划的柔性生产岛内,多台机器人精准、有序运行,机械臂自动焊接转塔、支腿。操作台旁,工人点击一块显示屏,几分钟后,一台自动配送小车就把物料送到了指定位置。借助5G、AI等技术,三一集团开发3D视觉识别功能,18号厂房的机器人自动抓取、拼装和焊接零件,精度达到正负0.5毫米。
作为三一重工18号厂房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三一重工泵送公司副总经理蒋庆彬介绍,验证“灯塔工厂”成果的两大指标,一是“达产”,二是“少人”。与改造前相比,现在的18号厂房产能提升50%,代表了工程机械行业先进制造的最高水平。有数据显示,三一重工的“人均产值”指标,已和卡特、小松等不相上下。
目前,三一已投资超过亿元,在重庆产业园、北京桩机工厂同时进行30多个“灯塔工厂”建设,已实现近万台生产设备、十几万种物料的实时互联,并在各项关键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无人化、智能化,助推企业人均产值迈进世界一流行列。
此外,三一重工推出全球首款5G挖掘机、纯电动无人搅拌车、纯电动无人宽体矿车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产品,并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核心业务“搬家线上”,围绕产业链布局数据链,推动数字化与更多业务场景融合。
一年来,三一不断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实施科研人才倍增计划,仅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投入就超30亿元,同比增长80%,在核心领域加速国产替代,勇当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
以三一混凝土泵车为例,目前,其90%的底盘已使用“三一制造”,油缸、液压件、砼泵耐磨件等也通过自主研发和其他产业链协同研发实现自给自足,从根本上摆脱“卡脖子”问题。
同时,“三一道依茨”高端柴油发动机也以“每分钟下线7台”的速度在今年试投产,产品国产配置率不断提高。
今年上半年,三一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三一重工实现销售.3亿元,利润.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5%和17.2%,现金流净额97.9亿元,同比增长17.2%,均创历史同期最佳业绩。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通讯员黄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