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体

预应力工艺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发布时间:2022/9/5 16:14:07   

一、波纹管方面

通病表现之一:

波纹管材质低劣,成品质量不合格,表现为其整体强度、刚度不符合标准,螺旋卷压接缝咬合不牢固、不严密。管材厚度、硬度不符合标准。

危害及影响:

1、易造成截面变形,影响穿束;

2、易开裂,使水泥浆液漏入,造成孔道不同程度的堵塞,轻则增大摩阻;重则影响穿束。当采用先穿束的施工方法时,一旦漏入浆液,会将钢束铸固在孔道里,造成无法张拉。

原因:

对厂家没作资审,对产品没作调研及检验,使不合格产品进入工地,用于工程。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严把材料质量关,采用产品质量好的厂家的产品,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对到场材料进行检验;其强度、刚度、严密性及螺旋卷压接缝咬合牢固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质量标准方可使用。明确统一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加强管理,责任到人,环环把关。不合格者不得使用,并进行退货处理。

通病表现之二:

波纹管安装就位时,竖曲线折死角。

危害及影响:

1、穿钢束困难;

2、摩阻值增大;

3、波纹管容易开裂,造成漏浆、堵管。

原因:

安装时没按坐标值定位,折角处未圆顺,形成圆滑通顺的曲线;导向筋刚度小,定位效果差而产生变形或遇障碍所致。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安装时,对于折角处要精心细作,既要保证竖曲线的坐标值,又要保证折角处圆滑通顺,并使定位准确、牢固;

2、在工程预检或隐检时,认真、细致按设计图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返工纠正。

通病表现之三:

波纹管产生竖向或水平位移,造成线型变形。

危害及影响:

增加折角,加大摩阻值。

原因:

1、安装不认真,摆放位置不正确;

2、定位措施不力,如导向筋细软,固定点位少等,均易使波纹管产生位移;

3、受外力作用所致,如调整钢筋时受到撬动,振捣时受振捣棒的挤压,施工人员的踩踏等;

4、被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挤占位置。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精心操作,按设计图纸要求位置摆放正确;

2、采取有效的定位方法;

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外力作用;

4、以波纹管的位置及走向为主,遇有交叉相碰时,应给波纹管让路;

5、加强隐检、预检,发现位移、变形超差,及时修整、复位。

通表现之四:

锚垫板喇叭口与波纹管接口处安装折死角。

危害及影响:

1、穿钢束困难;

2、摩阻值大幅度增大。

原因:

1、锚垫板摆放的位置及角度不准确;

2、对接口处的安装、操作不精细。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摆放锚垫板;

2、对接口处细心操作,理顺并固定住线型,以形成圆滑通顺的孔道;

3、加强隐检、预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通病表现之五:

波纹管孔道截面变形,如压扁呈椭圆形或局部凹陷形成圆缺。

危害及影响:

1、穿钢束困难或无法穿束;

2、摩阻值增大;

3、易使钢绞线或钢丝在孔道中的相对位置产生紊乱,使预应力张拉时,造成相互制约,受力不均衡;

4、易导致波纹管局部开缝,造成漏浆堵管。

原因:

1、波纹管管材质量不合格,刚度、强度不达标;

2、受外力作用所致,如运输过程的磕碰,施工人员的踏踩,调整钢筋时受到挤压,重物坠落砸碰,振捣棒挤压等。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加强波纹管管材的进场检验,质量达标者方可使用;

2、防止或减少外力作用;

3、加强隐检,发现波纹管截面产生变形要及时更换、修整;

4、发现无法穿束时,可区别情况,予以处理:

(1)对于构件近外表层管道的变形,可行剔凿术,重新成孔;

(2)对于深层的管道变形,行剔凿术须征求设计人的意见;

(3)无法修复时,可与设计人商榷,启用备用束。

通病表现之六:

波纹管孔道漏进水泥浆液。

危害及影响:

轻则减小孔道截面积,增加摩阻值;重则堵孔,使穿束困难,甚至无法穿束。当采用先穿束的施工方法时,浆液凝固会将钢束铸固,造成钢束无法张拉。

原因:

1、使用了不合格的波纹管,由于其强度不达标,螺旋卷压接缝咬合不牢固,不严密,而出现孔洞或接缝开裂;

2、波纹管接头处接口封闭不严密;

3、锚垫板孔口处临时封堵不严密,流入浆液;

4、预留的灌浆排气管断裂、拔脱,使浆液流入;

5、波纹管遭意外破损,如电焊渣浇伤穿孔,电路短路起火花击穿成孔,插捣砼时被插钎戳孔,以及先穿钢束时,由于戳撞,使接口脱节、接缝咬口开裂或由于摩擦使管道壁穿孔等。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使用合格的波纹管;

2、接头处接口套管的口径要与管道口径相匹配,套管长度符合规定要求,管道接头在套管内要碰口(对上口)、居中,两端的环向缝隙用胶带封闭严密;

3、浇注砼时,设专人看管锚垫板孔口,防止水泥浆液从孔口流入波纹管内;

4遇有灌浆排气管被拔脱,应及时修复;

5、加强对波纹管的保护,减少对其损伤;减少电焊作业,必需时应设防护;插钎振捣砼时,要避开波纹管;先穿钢束时,钢束穿入后要认真检查波纹管,发现破损及时修复;

6、在浇注砼的过程中及砼凝结前,要用通孔器随时不断的通孔,或用水冲洗孔道,以使孔道内漏进的水泥浆液散开或冲出;

7、当发生堵孔,无法穿束时,可区别情况,予以处理.

通病表现之七:

波纹管生锈。

危害及影响:

轻度时增大摩阻值;严重时,管道穿孔,使管道漏进水泥浆液,进而产生一系列恶果(详见前条)。

原因:

保管不妥善,没有防潮措施或存放时间过长。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按规定要求妥善保管,尤其要注意防潮;

2、按施工进度在计划地进料或在施工现场随用随加工制作;

3、在严重锈蚀的,不得使用,报废处理。

二、预应力筋方面

通病表现之八:

预应力筋质量不合格。

危害及影响:

预应力筋强度不达标时,会降低预应力值,影响承载能力;其伸长率不达标时,易造成断丝或滑丝。

原因:

1、没对厂家进行认真的资审;

2、没按规定对预应力筋进行检验,使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工地,用于工程。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选择合格的厂家的产品;

2、按规定、按批量认真进行检验与试验,使用合格产品;

3、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应退货处理。

通病表现之九:

钢绞线生锈。

危害及影响:

1、轻度的浮锈,会增大摩阻值;而严重的锈蚀,会损伤钢绞线的截面,降低抗拉强度,张拉时易断裂,甚至在可能埋下预应力结构毁坏的隐患;

2、影响孔道灌浆后预应力筋的握裹力。

原因:

保管不妥善或存放时间过长。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按规定要求妥善保管;

2、按施工进度,有计划地进料;

3、对于轻微浮锈,应进行除锈处理后再使用;对于轻度锈蚀者,应作检验,对其合格者应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除锈处理后方可使用;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或降级使用;对于严重锈蚀者,不得使用。

通病表现之十:

钢绞线被铸固在孔道里,不能自由窜动。

危害及影响:

轻度或局部铸固时,虽一经张拉可松动,但也会增大摩阻值;严重时,会将钢束铸死,致使无法张拉或拉断钢束,影响结构承载能力。

原因:

采用先穿钢束后浇砼的施工方法时,波纹管破裂,孔道内漏进了砼浆液,没能及时冲洗或窜动钢束,当砼浆液凝固时,而将钢束铸固在孔道里。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浇注砼前,认真消除波纹管漏进砼浆液的因素;

2、浇注砼时,设专人随时窜动钢束,使其不被砼浆液铸固或向波纹管内注水冲洗、稀释漏入的浆液;

3、轻微的铸固,可多次试拉几次,一经松动,仍可张拉,但须视摩阻值的测定结果,对张拉力作适当调整;

4、严重铸固,会导致无法张拉,可区别情况,予以处理:

(1)对于构件近外表层的铸固现象,可行剔凿术,解除约束并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张拉;

(2)对于深层处发生的铸固现象,行剔凿术修复会破坏结构整体性,影响结构安全,须征求设计人的意见;

(3)若确认此束报废,应与设计人商榷,启用备用束。

通病表现之十一:

钢丝束、钢绞线互相缠绞、扭结。

危害及影响:

使各丝、各股预应力受力不均匀,易发生断丝、滑丝。

原因:

编束工作不认真,未按工艺规程梳理顺直,绑扎牢固。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编束时,严格按工艺规程要求进行分丝、梳丝、理顺排列并分段绑扎牢固。穿束前,要认真检查验收,不合要求者返工处理。

三、锚、夹具方面

通病表现之十二:

锚具、夹具质量不稳定,表现为:夹片几何尺寸不合格,硬度不均匀。

危害及影响:

1、夹片硬度大时,会造成断丝或夹片脆裂;夹片硬度小时,会造成滑丝;

2、夹片与锚环孔几何尺寸不吻合、不匹配,影响锚固效果。

原因:

1

2、没按规定对锚具、夹具进行检验,使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工地,用于工程。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

2、按规定对锚具、夹具进行认真的检验,剔除不合格品。

通病表现之十三:

锚具安装不规范。其表现为:锚环没放入锚垫板的定位槽内,夹片没有对齐、没摆匀。

危害及影响:

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影响锚固效果。

原因:

技术交底不细致,操作不认真,检查不到位。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认真交底,并进行示范演练;

2、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操作,如:先将工作锚套入钢束,装入定位槽内就位后,再安装顶楔器,撞严靠紧后,依次再安千斤顶、工具锚。要求每步工作都要到位;

3、安装夹片时,利用O型橡胶圈,将其套住、摆匀、对齐,并轻轻敲入锚孔中;

4、张拉前,进行一次检查验收,不合格者返工。

通病表现之十四:

影响预应力的建立;早期发生时,会造成返工;后期发生时,会造成预应力的损失,降低结构承载能力。

原因:

XL型联结器、YL型联结器、XM锚、YM锚、OVM锚的夹片混淆,交互使用,由于夹片与锚杯不相吻合,使钢绞线与夹片、锚杯三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大降低,造成受力不均,降低甚至丧失锚固能力,致使钢绞线拔脱。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加强材料管理,不同型号的联结器、锚具、夹片、套筒分类存放,并设标识;

2、认真作好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工作机理,明确配套使用的重要性,明确不许交互、搭配组合;

3、加强预检,建立逐级、逐层次的质量把关制度。

通病表现之十五:

加工制作联结器上使用的挤压式锚头成功率低质量不稳定。

危害及影响:

浪费器材,影响锚固效果,影响预应力的传递。

原因:

1、挤压设备有故障;

2、操作不熟练,不规范;

3、挤压模具质量不稳定。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加强对挤压设备的检修,保证设备完好;

2、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固定专人操作,持证上岗,增强责任心;

3、选购质量稳定的挤压模。

通病表现之十六:

YL型联结器挤压锚固不牢,造成拔脱。

危害及影响:

影响联结器的联结效果,造成有效预应力的损失。

原因:

YL型挤压套筒内壁的刻痕有方向性,加工制作挤压锚头时,由于安装方向弄反,使效果适得其反。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手掌握锚具的基本常识和工作机理,具备鉴别能力;

2、使用安装时,在挤压套筒上作临时标识,以保证方向正确。

四、张拉设备方面

通病表现之十七:

张拉设备使用混乱,表现为未经标定、检验或超期使用,随意配套组合使用。

危害及影响:

造成张拉力不准确,影响结构承载能力,当张拉力过大时,会埋下预应力筋受载后容易断筋的隐患。

原因:

1、概念不清,不了解利害关系;

2、设备不足凑合使用;

3、怕麻烦,图省事;

4、管理不善,设备不按规定标定,检验。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学习规范、规程,明了其要求的机理和重要意义;

2、千斤顶、油泵、油压表、油管要经编号组合配套后进行检验标定,每套设备标定后,应及时分别绘制出主动及被动工作状态曲线;

3、凡经配套检验标定的张拉设备,必须配套使用,不许随便更换,随意搭配,组合使用;

4、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其中某项设备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仍须再行配套检验标定;

5、加强管理,建立张拉设备台帐,明确标定周期和日期,设专人管理的监、督办;

6、张拉前,由质检人员对张拉设备和标定曲线进行验证检查。

通病表现之十八:

张拉设备标定曲线(P-T曲线)使用混淆。

危害及影响:

1、使摩阻值的测定不准确;

2、造成张拉力不准确,影响结构承载能力。

原因:

概念不清,不了解主动与被动工作状态的原理和各自曲线用途。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P-T曲线所表示的是张拉力(T)与张拉应力(P)的对应关系,主动工作状态曲线,反映的是千斤顶主动出力时,应力与力的对应关系;被动工作状态曲线,反映的是千斤顶被动受压时,应力与力的对应关系;

2、施加预应力(张拉)时,千斤顶处于主动工作状态,要用千斤顶主动工作状态曲线将张拉力折换成张拉应力,通过油压表读数进行张拉力的控制;

3、当使用“压力表法”测定摩阻时,“被动端”要用该千斤顶被动工作状态曲线,“主动端”要用主动工作状态曲线,分别找出张拉应力与张拉力的关系,并通过压力表的读数反映张拉力的数值;

4、依靠技术、质量系统人员,建立逐级复核制度,分级把关;

5、标定曲线与张拉设备要对号使用。

通病表现之十九:

单孔卸锚器端头变形。

危害及影响:

1、使钢绞线产生连带变形---折死弯而报废;

2、易发生安全事故。

原因:

1、卸锚器硬度小,卸锚时局部承压能力低,使端头产生变形而倾倒;

2、卸锚器手孔只在一侧开口时,端头受力不对称,发生偏载而倾倒。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制作卸锚器的材质,钢号的选择要符合设计要求;

单孔卸锚器手孔要在两侧对称开口;

卸锚器操作要认真、仔细、稳重,升压要缓慢,注意观察动静,发现异常及时果断停止卸锚,认真分析,研究对策。

五、孔道摩阻值测定方面

通病表现之二十;

摩阻值测定不准确。

危害及影响:

影响张拉控制应力的确定,易造成控制截面有效预应力值小于设计值的隐患。

原因:

与测定方法、使用的测试仪器、设备的精度有关;未按检测规程操作;责任心不强等。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测定;

2、选用精确的方法进行测定;

3、认真细致的操作;

4、当实测摩阻值大于理论值时,必须与设计人商定解决方法。

六、张拉操作方面

通病表现之二十一:

随意确定张拉程。

危害及影响:

使预应力值建立的不一致,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

原因:

缺乏严谨、科学的态度,不了解锚具、预应力筋的特性及结构要求,图省事而随意确定张拉程序。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严格按设计文件给定的或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张拉程序施工,任何人不许随意变动。

通病表现之二十二:

违反张拉原则进行张拉作业。表现为不同步、不分阶段、不分级、升压快不持荷等。

危害及影响:

使应力变化不均衡,不利于应力调整,易发生应力集中和骤增,而导致断丝或构件出现不正常裂缝或变形。

原因:

1、不了解规范、规程的要求;

2、不负责任、图省事;

3、两端配合不协调,操作指令不同步。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在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中,要确定张拉原则及具体作法,如当确定要采取“分级、同步张拉”原则时,就要规定:将张拉应力从0→σ0→1.05σk→σk分成若干级的升压阶梯,两端同时升到某一个阶梯时,测量一次预应筋伸长值,当两端伸长值相差较大时,可通过适当调整油缸进油的方法,使两端伸长值基本相等。这样,逐级的随着应力逐渐增大,而伸长值也随差相应增加,使整个张拉过程中,应力和伸长值相应的处于均衡稳定的变化状态。

2、两端张拉时,要统一操作信号,同步进行,长距离时,使用对讲机进行联络,及时通报两端工作进程和情况,遇有问题,及时处理。

3、质检人员在现场应加强督导。

通病表现之二十三:

违反张拉顺序,随意张拉。

危害及影响:

1、造成个别束预应力不足;

2、不利于应力调整,容易发生应力集中和骤增,而导致断丝;

3、易使构件(或整体结构)受力不均衡,造成构件变形(如工字梁的侧弯、起拱不均等),出现开裂,严重时会使构件失稳;

4、干扰结构体系转换。

原因:

1、概念不清;

2、不按设计文件规定施工;

3、图省事,减少张拉设备的调动。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讲清概念,明了其机理和重要性;

2、严格按设计文件的规定施工;

3、设计无规定时,可依施工技术规程,参考以下原则进行张拉;

(1)分批、分阶段;

(2)先中间后两侧(或上下);

(3)如有两个平行孔时,以同时张拉为宜。

4、复杂的工程,发要时设立张拉台帐,排列张拉顺序,对施工现场进行跟踪管理;

5、张拉顺序分为:

(1)单元顺序:指一根(一段或一跨)梁上各束的张拉顺序;

(2)整体顺序:指整体结构中主梁、横梁与盖梁上的各束,分阶段交替张拉的顺序或当有三向预应力时,纵、横、竖向各束的张拉顺序。

通病表现之二十四:

初应力σ0的取值在施工中的随意性。

危害及影响:

影响伸长值的量测结果。

原因:

不同的规范、规程对σ0的取值范围作了不同的规定,大约为(10%~%~25%)σk。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征求设计人的意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规定适合本工程的σ0取值或由本单位技术权威人士,根据工程实际,负责任的取定σ0数值。

通病表现之二十五:

理论会长值计算公式众多,计算结果有差异,使用不统一,有随意性。

危害及影响:

使实际会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较大,对实际应力值的校核产生困难。

原因:

不同版本的规程、规范、手册,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各自的伸长值计算公式。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征求设计人的意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规定适合本工程的伸长值计算公式。或由单位技术权威人士根据工程实际,负责任的选定计算公式。

通病表现之二十六:

施工操作不认真,造成较大误差。

危害及影响:

1、油泵司泵依油压表显示的数值开关阀门时,对油压表显示值(指针)读数不准确,直接影响预应力值的精度;

2、孔道灌浆操作手,掌握灌浆充满度的程度不准确,直接影响孔道灌浆的效果;

3、对伸长量的量测数度,直接影响对张拉应力的校核精度。

原因:

大多属人为因素所致,如责任心、技术水平、施工经验和施工管理水平等。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加强对操作手的培训,经考核持证上岗;

2、加强教育、增强责任心;

3、认真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4、开展观摩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掌握精度的方法。

通病表现之二十七:

用错限位板。

危害及影响:

无法进行预应力筋张拉。

原因:

不了解限位板的用途、特性而盲目使用和操作。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认真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限位板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了解使用限位板的注意事项。

通病表现之二十八:

张拉记录格式不统一,填写不规范、内容不详实,影响存档,无法真实反映预应力的施工情况,发生问题时无法、追溯。

原因:

没有统一印制的记录表格,记录员素质不高,缺少培训,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不细致,缺乏统一管理和指导。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使用统一的记录表格,加强对记录员的培训;

2、对于一个单位工程中的预应力束,进行统一编码(可用一级、二级或多级编码),并与设计图纸中的编号(如N1、N2……)相区别.

3、对于张拉记录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随时纠正,使原始记录真实、准确、及时;

4、对于张拉数据表中的参数取值及计算结果,应建立分级校审制度。

通病表现之二十九:

张拉时,持荷时间小于规范要求。

危害及影响:

1、不利于预应力筋沿程应力调整,尤其是孔道摩阻较大时;

2、不利于削除预应力筋的松弛。

原因:

1、不了解规定持荷时间的作用和意义;

2、单纯追求张拉进度。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开展技术培训和交底时、讲清道理、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2、质检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就旁站督导。

通病表现之三十:

张拉完毕,千斤顶回油放张时,千斤顶被卡在工作锚与工具锚之间。

危害及影响:

工具锚连同千斤顶均被卡住,拆卸不下来,使设备不能正常周转使用,影响张拉工作的正常进行。卸锚时,有危险性,易发生安全事故。

原因:

千斤顶活塞的总回程与预应力筋的伸长量不一致等因素。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安装工具锚之前,将千斤顶的活塞预先伸出4cm左右;

2、一旦发生“卡顶”现象,要制定稳妥的卸锚方案并细心操作。

七、张拉故障方面

通病表现之三十一:

预应力筋滑脱。

危害及影响:

减少预应力筋的有效截面积,影响构件承载能力和结构安全。

原因:

1、预应力筋与锚、夹具的硬度不匹配,多为锚、夹具的硬度小于预应力筋的硬度;

2、预应力筋或夹片上沾有油渍;

3、夹片粉碎,丧失锚固能力。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对锚、夹具夹片的硬度和预应力筋的伸长率进行检验,使用合格的产品;

2、用于工作锚上的夹片,要认真的进行清洗,擦拭,去除油渍;

3、发现夹片碎裂,应及时更换;

4、一旦发生滑脱现象,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对策。当滑脱数超过允许值时,要更换预应力筋。

通病表现之三十二:

预应力筋断裂。

危害及影响:

原因:

1、预应力筋与锚、夹具的硬度不匹配,多为锚、夹具的硬度大大超过预应力筋的硬度;

2、顶楔力过大;

3、钢绞线由于缠绞、扭结,在孔道内长短不一、张拉时受力不均。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对锚、夹具夹片的硬度和预应力钢筋的伸长率进行检验,使用合格的产品;

2、要严格掌握顶楔力;

3、对钢绞线认真的进行编束;

4、一旦发生断裂现象,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对策,当断裂数超过允许值时,要更换预应力筋。

通病表现之三十三:

夹片破碎。

危害及影响:

轻微少量的破碎,影响锚固效果;严重而大量的粉碎,会造成丧失锚固能力,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

原因:

1、夹片质量不好,有内伤;

2、夹片硬度在,太脆;

3、顶楔力过大。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认真检查夹片质量;

2、认真测试夹片硬度;

3、严格掌握顶楔力;

4、一旦发生夹片破碎,要及时重新更换夹片,重新张拉、锚固。

通病表现之三十四:

锚区砼在预应力张拉时遭破坏。

危害及影响:

无法施加预应力,造成返工损失、拖延工期。

原因:

锚区几何尺寸不规则,加固钢筋数量不足,位置不准确,砼不密实,砼强度没达到设计要求。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按图纸要求施工,保证锚区的几何尺寸和位置、方向;

2、锚区加固筋要严格照图施工;

3、锚区砼的配合比及技术指标,既要满足强度要求,又要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便于浇注、捣实),并加强振捣,使其密实;

4、砼强度达到规定值后,方可进行张拉;

5、锚区砼遭破坏后,要彻底剔凿、清理,按设计要求重新恢复。

通病表现之三十五:

梁、板起拱度超标。

危害及影响:

加大桥面找平层或铺装层的厚度,从而加大桥面系自重,导致桥梁承载能力的降低。

原因:

1、预应力张拉时,砼强度没在达到设计规定值;

2、预应力施加值过大或过小;

3、没按规定的张拉顺序进行张拉;

4、构件预制加工时,由于自身原因造成起拱度超标,如支架、底模以及侧模的上缘标线,没有按设计要求控制预拱度,因而导致构件自身起拱度超标。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按预应力砼对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要求做好砼的配合比设计,严格掌握同批构件砼配合比的一致性;

2、预应力张拉时,砼强度必须要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数值;

3、严格按设计的张拉控制应力施加预应力;

4、严格按规定的张拉顺序、张拉原则进行张拉,掌握好施力速度,不要过快;

5、在构件加工时,严格按设计或规范的规定,控制支架、底模及侧模上缘的预拱度;

6、对个别的起拱度超差较大的构件,建议挑出不用。

通病表现之三十六:

梁侧向弯曲超标。

危害及影响:

造成构件严重开裂,降低构件承载能力,严重时,使构件失稳破坏。

原因:

1、预应力张拉时,没在按规定的张拉顺序进行张拉;

2、预应力张拉时,砼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规定数值;

3、预应力施加值不准确;

4、构件预制加工时,底模、侧模在制作安装时有侧向弯曲,使构件成品侧身弯曲超差;

5、边梁一侧下缘有防撞角钢,张拉时两侧刚度不一样。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按预应力砼对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要求,做好砼配合比的设计;

2、预应力张拉时,砼强度必须要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数值;

3、严格按设计的张拉控制应力施加预应力;

4、严格按规定的张拉顺序、张拉原则进行张拉,掌握好施力速度,不要过快人;

5、在构件加工时,严格按设计或规范的规定,控制底模、侧模的侧向弯曲偏差;

6、对个别的侧身弯曲超差较大的构件,建议挑出不用。

八、孔道灌浆方面

通病表现之三十七:

孔道灌浆用浆液中,外加剂使用不规范,如:

(1)铝粉不做脱脂处理;

(2)抗冻剂含氯盐;

(3)掺入剂量不准确;

(4)拌合不均匀。

危害及影响:

1、铝粉不做脱脂处理,会影响微膨胀效果;

2、抗冻剂含氯盐,会造成预应力筋锈蚀;

3、掺入剂量不准确,会影响预期效果,甚至会导致负面效应;

4、拌合不均匀,同样会影响预期效果,甚至导致负面效应。

原因:

1、概念不清,不了解其机理和作用;

2、责任心不强,操作不认真;

3、交底不清。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认真进行技术交底;

2、设专人经技术培训后上岗操作;

3、做好原始记录;

4、加强教育,增强责任心;

5、加强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通病表现之三十八:

孔道灌浆用浆液稠度不稳定。

危害及影响:

浆液过稠会给灌浆带来困难,甚至于难以灌入、灌满;浆液过稀时,凝结干缩后,使孔道产生空隙,影响预应力筋的握裹效果及防锈保护。

原因:

配合比不准确,操作不认真,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认真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2、责成试验人员,过专门负责浆液的配制工作,控制好水灰比;

3、按水泥浆的技术要求配制浆液。

通病表现之三十九:

孔道灌浆排气管被折断、拔脱、堵塞。

危害及影响:

影响孔道灌浆时排气,不易灌入或灌满,影响孔道灌浆质量;易使砼浆液流入波纹管内,造成堵孔或铸固已穿入管道的钢绞线,影响张拉。

原因:

施工时安装方法不当,不牢固;保护措施不力;缺乏跟踪检查,一旦缺损时又不易发觉,而造成后患。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采取切实可行、操作简便、安装牢固的方法,以确保排气管在效;施工中设专人随时检查,发现损坏、失效,及时修复或采取补救措施。

通病表现之四十:

预应力孔道遭受冻害。

危害及影响:

易把砼构件冻胀开裂,使构件砼的整体受到损伤;使孔道互相串通,给孔道灌浆造成困难;严重时会使构件报废。

原因:

冬施期间或孔道越冬使用时,孔道内的积水没能及时清除而产生冻胀,使孔道开裂。

预防及治理(补救)措施:

1、冬施期间,及时清除孔道内的积水;对于越冬使用的孔道,应在入冬前,清除孔道内的积水,并作临时封堵,防止雪水流入;派专人负责检查、落实;

2、孔道预应力筋张拉后,及时灌浆,不得越冬灌浆,否则应作临时封堵;

3、孔道一旦发生冻害,应会同有关人员一起了解冻害程度,分析冻害原因,研究制定补救措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457.html
------分隔线----------------------------